您現在的位置是:主頁 > 老照片修復案例 >
老照片修復工作室:怎樣才能完美的保存底片?
2022-01-22 17:55老照片修復案例 人已圍觀
簡介1839年,法國人達蓋爾申請了銀板照相發明專利。伴隨著攝影術的發明,照片保存技術和材料就成了人們的研究課題。銀板照相法得到的影像只有一張,不能復制,又是負像,支持體不透
1839年,法國人達蓋爾申請了銀板照相發明專利。伴隨著攝影術的發明,照片保存技術和材料就成了人們的研究課題。銀板照相法得到的影像只有一張,不能復制,又是負像,支持體不透光,粗糙笨重,不好保存,始終是個缺憾。也正因為如此,銀板照片非常珍貴,每個都是獨特的孤本。通過光亮的表面就可鑒定銀板照片。當時人們發明了銀板照片的保存方法,按照銀板照片邊緣尺寸制作一個保護銅框,表面鑲有玻璃,然后把銀板照片保存于玻璃之后,用銅框把銀板照片和玻璃固定在一起,最后制作一個皮革盒,把銀板照片保存于其中。這是最古老的照片保存技術。
在那時人們沒有認識到,皮革中的硫蛋白老化后散發出的含硫氣體會損害照片的銀表面。后來人們發明了光力攝影技術、鹽化相紙、鐵氰相紙、蛋清相紙、硝基纖維素玻璃正負片技術、鐵板照相法、白金相紙、炭黑照相法、明膠玻璃正負片技術、明膠鹵化銀膠片和相紙;膠片也從笨重的玻璃片基,后來變成了硝基纖維素片基,以及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是醋酸纖維素和聚酯片基;照片也由單純的單色照片變為彩色照片,開始是奧托克羅姆微粒彩色正片技術,此技術的照片每一張都是孤本,不能復制。后來發明了減色法照相,減色法原理就是運用青、品、黃三種顏色的單色影像來疊合成各種色彩的景物,通過底片可以無限地加印照片。今天的數字技術照相法,更是改變了傳統的感光技術,在不需要感光材料的條件進行攝影。
保存這些照片、底片和膠片方法,隨著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。從形式上說,人們發明了相冊、相框、相架、相夾、相盒、底片袋、照片袋、玻璃底片盒等;從材料上說,人們應用了紙張、塑料、紡織品、金屬、木頭、玻璃、皮革等材料來保存照片、底片和電影膠片;從保存條件上說,人們從室內室溫條件保存,發展到低溫保存、無氧保存和惰性氣體密封保存。應當說,保存照片、底片和電影膠片的形式、材料和條件對它們的壽命有直接影響,尤其重要的是保存它們所用的材料和環境溫度。
紙張是保存照片和底片用的最廣泛的材料,相冊、相夾、相盒、底片袋、照片袋等都是紙制品。事實上,紙張化學性能直接影響照片和底片的壽命。如果底片袋或照片袋含有硫化物、酸性物質、色素或者填充劑,就會對底片和照片造成危害。我們有時會發現年久裝在紙袋中照片或底片使紙袋接觸部分變了色,這就是相互反應引起的有害結果。
對于保存彩色照片、彩色底片和彩色電影膠片的溫度,應當引起人們的更進一步重視。美國威廉圖像研究所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:在24攝氏度條件下,80年代生產的彩色照片每經過八年,色彩將會褪去10%。這是指沖印過程做得好的照片,如果沖印過程不足夠的彩色照片,色彩會褪去的更快。彩色照片保存于溫度為7攝氏度條件下,色彩褪去10%要經過75年;彩色照片保存于溫度為2攝氏度條件下,色彩褪去10%要經過160年;彩色照片保存于溫度為負18攝氏度條件下,色彩褪去10%要經過2700年。建議有條件的博物館和檔案館應當盡快建立自己的低溫保存冷庫,如果暫時沒有條件建立冷庫,那么應當將彩色照片、彩色底片和彩色電影膠片密封于干燥環境內保存于普通冰箱內。.